首页 > 行业动态 来源:中国特许加盟展 2020-11-12
概述:他认为,中国的便利店未来两个驱动力,或者叫两翼,一个是数字化,另外一个是特许加盟,这会成为未来驱动便利店超越或者跨越,或者规模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8月18日-20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20中国便利店大会在古都西安举办。本次大会汇集了行业内众多领军企业负责人,与会嘉宾围绕“夯实基础蓄势再发”主题,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大计。
8月20日上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与便利店同仁分享了《中国便利店数字化调查发现和路径建议》。
王洪涛表示,通过对整个便利店委员会和全行业的调研,总结出了关于便利店数字化的一些发现和建议,希望能够把思路、想法和建议告诉大家,能让大家在数字化的路上少走弯路。他认为,中国的便利店未来两个驱动力,或者叫两翼,一个是数字化,另外一个是特许加盟,这会成为未来驱动便利店超越或者跨越,或者规模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以下是其对便利店行业数字化路径的现状总结和一些建议。
一、便利店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数字化的“初级阶段”,甚至有16%的企业表示还没有开始做任何大的变动,仍然是基于POS收银系统和简单业务流程系统,没有做更深入、更灵活更多面化的数字化变革;只有27%的企业处在中级阶段。
今年协会围绕数字化展开了创新案例的收集,在填报案例过程中,今年的填报并不踊跃,最后只有15家企业报了案例。很多的企业没有信心,或者觉得做的不够好,从填报案例也能看出来大家目前所处的状态还比较初级。
关于未来对于数字化的布局,67%的企业表示要加大投入。
二、典型便利店企业数字化案例分享
我给大家分享三个案例,这三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如果大胆地总结一下,可能便利蜂走的更超前一点;美宜佳为如何管理加盟,怎么服务好加盟商提供了非常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好邻居的方案是现阶段大家走数字化之路比较适合的一条,比较柔性介于中间的案例。
便利蜂提报的案例是基于食品安全。数字化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冷链、温度的管理,实现了物联网实时监测、仓储物流和效期的管理,鲜食报废这个事情非常重要,也非常让人头疼,同时也是食品安全的隐患,也是门店营运过程当中很耗费工作量的事情。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不断地去查有效期,便利蜂实现了快速预警报废处理。这个项目的效果,70%的流程由之前人工干预升级为数据介入。异常报警降低了25%—60%,这就是它数字化第一个阶段的成效,提升了效率。
便利蜂的案例我多说一句,他们报的是食品安全。但是从智能订货方面来说,便利蜂已经实现了AI订货。他们开展了人机大战,所有店长来挑战这个系统,一千多家店只有一个店长,偶然能够胜任的了这个系统,其他所有的店长都没有AI给的数据准确。一开始执行也很难,便利蜂很多都是711出来的人,都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强项就是订货,但结果发现并没有电脑定的准,包括设备的管理和选址,选址当中通过AI给的分析来预测销售额,甚至是预测一个月后、半年的销售额会是多少,这个非常可怕。还有一个案例讲到门店差异化经营,相差300米、500米的两家店,品类非常不同,这都是通过AI计算出来的,通过每天的消费情况、人口结构、最后加入参数给出结果。整个订货系统,从晚上11点开始会自动向门店下订单4次—5次,不断修正之前一单,再根据数据和今天明天的情况补充。
便利蜂的数字化水平已经实现了,把所有的流程,所有的知识都写进计算机里面,让AI去判断和预测。便利蜂在数字化方面投入比较大,有1000多个IT在做这套系统,随着门店多相对成本会摊薄。
美宜佳的案例,我认为最厉害的是这个工具实现了100%门店的覆盖,包括加盟店的覆盖。未来大家如果用加盟的方式去发展,对于加盟商的服务,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抓手。这也是连锁协会在两年前提到的“第三代特许经营”,就是用数字化驱动和赋能加盟商。美宜佳的案例,很多企业也都做了,叫巡店宝,或者督导掌上管理工具。其背后是我们如果发现异常,我们怎么帮助加盟商改善。比如缺货率高,怎么改善缺货,怎么提高定货的准确性。案例的成效是商品结构优化率提高了30%,促销陈列增长15.23%。
第三个是好邻居的案例,供应链的管理:一是对常规商品的管理,常规2080法则,现在头部商品,核心就是保证缺货率不能高,头部商品不能缺货。重点腰部的商品调结构,贵重商品,比如烟、酒提高订货的准确度,避免库存的积压,对于生鲜,核心是用数字化手段报送损耗的问题。泛鲜食类,FF也好,饭团、三明治等,类似这样的场频要通过订货反向指导生产。通过好邻居S系统,最后项目的效果看,缺货率下降了一半,周转天数下降30%,供应商履约率提高20%,有人说数字化投入很大,见效很慢,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案例效果。
三、中国便利店数字化路径建议
通过和行业的交流,我们也梳理了一条中国的便利店、特别是本土区域的便利店,未来走数字化的路怎么走。
首先,从战略上,大家不要怕它。从战略上要举重若轻,要抓到核心关键点。另外还要举轻若重,这个事应该是老板工程,要从老板去抓,不能只让CTO或者CIO去抓。
从战术来讲,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围绕商品流去反向推导,商品流通过程中一开始无非是订货,缺货,畅销,滞销……从源头最后到消费者手里,流动过程中有哪些痛点,有哪些可以提升,有哪些可以缩短时间,有哪些可以更精准。数字化这个事很专业,方方面面,又是供应链、又是营运、又是商品,大家现在首要做的是什么?我也有一个想法,我觉得可以先从人做,先去找到消费者,和消费者建立有效良好的连接,再通过商品流往回推。
具体的路径,先回顾一下业务发展的路径经历了这四个阶段,现在我们处在第三个阶段,有些比较初级的企业还处在第二个阶段甚至第一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基于物联网的时代,基于云端多个独立系统,协同整合的数据平台,营销、物流、供应链、财务、各有各的,最后在同一个平台上协同。
这两年讲中台怎么做好,中台这个事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因为后台的系统和前端的很多轻的系统对接不上,必须要有一个中台去做协调的工作。此前中国的数字化供应商没有大胆地去做变革,没有去积极主动做自己业务流程系统的叠加,更好的服务于便利店企业,导致便利店有需求实现不了。借此机会我也代表零售企业,像数字化的供应商企业提一个请求,希望能够陪伴零售企业一起成长。
技术发展的路径,就是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处在第三和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指导经营和提高效率,有些企业如果还处在第二个阶段,就需要警醒一下。第三个阶段,通过看报表发现异常,然后反向指导业务。再就是提高效率,未来拼的就是效率,因为同样的选址,未来商品也越来越趋同,服务也趋同,未来谁的效率高谁的获利能力就强,再往后走就是人工智能。
战略发展的路径。第一阶段完全依赖于供应商的产品,然后到第二个阶段、基于供应商产品的基础自建系统,我建立一套数字化的团队,跟供应商去磨合、去合作。再往后自建系统,这不是必须的,因为投入非常大,自建系统未必是很好的选择,大的头部企业可以做。然后第四个,与众多数字化的供应商来协同的一个生态的系统。具体有两条路来选择,头部企业投入之后它的管理能力会溢出,管理能力溢出以后开始赋能行业。比如多点是典型的例子。我相信未来美宜佳或者便利蜂到一定程度上也会走这条路。未来另外一条路通过系统大家建立一个联盟或者合作的关系,大家在联盟里还是各做各的,这有可能是未来一条重要的路。区域企业将来与头部企业相融共生的系统,未来在数字化的路上会向这两方面去走。
今天和大家简单分享协会对于便利店数字化路径的一些思考和建议,这个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话题,希望我们总结出来这个路径,能让大家不太纠结,或者快乐地选择下一步数字化的路怎么走。谢谢大家!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