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会资讯 来源:中国特许加盟展 2021-10-14
概述:目前为止,消费投资比福建热度高的省份可能只有湖南,准确来讲是长沙。“新消费”概念走红,各类新消费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沙的投资热,是新消费群体和新消费品牌互相成就的结果。
资本涌向福建,挺突然。
就像六大门派合力围攻光明顶,不同的是,资本不是去讨伐,而是助福建品牌走向全国化,进而迈向长期主义。
人间清醒说:这个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比如一直被认为“创投荒漠”的福建,在这个秋天因为资本涌入,迎来投资春天。
资本没有辜负福建新消费品牌,它与网红城市长沙有何相似之处?福建素来出商人,为何资本现在才大规模来袭?以资本为切面,咱们来看看怎么回事?
长沙与福建 投资热的抓手离不开“新”
目前为止,消费投资比福建热度高的省份可能只有湖南,准确来讲是长沙。“新消费”概念走红,各类新消费品牌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沙的投资热,是新消费群体和新消费品牌互相成就的结果。
湖南仅长沙市,就有20多个品牌赢得资本的青睐,社区团购品牌兴盛优选、长沙本土热卤品牌盛香亭,新中式点心品牌虎头局渣打饼行和墨茉点心局,新茶饮品牌茶颜悦色等。比如虎头局,在2021年就获得2次融资,A轮融资数额高达近5000万美元,创立一年多,单店估值已达1亿。
风水轮流换,目前已经获得融资的福建消费品牌不少,如猪脚饭品牌猪角,8月20日官宣获得1.5亿元A轮融资;如年轻派卤味品牌舞爪,9月1日宣布拿到数千万元A轮融资、估值数亿元。
面向福建品牌的这波创投高潮,跟长沙投资热有相似之处,比如,获得融资的多数也是新消费品牌。至于资本关注的赛道,两者各有重点。长沙是社区团购、小吃、烘焙、茶饮,目前就获得融资的品牌而言,福建则聚焦在小吃、快餐。
“创投荒漠”突变绿洲 来得及吗?
资本走到福建,或许不早也不晚。
为什么说不早呢?
在连锁门店中,福建的餐饮品牌沙县小吃、华莱士早已进入万店俱乐部。堪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活化石”的沙县小吃更在全国开出了8.8万家门店,年营收超百亿,扁肉、拌面、板鸭、烧卖、混沌经济实惠且风味独特,楼下来份沙县小吃是很多人的饮食习惯。
还是以沙县小吃为例,沙县总人口27.2万人,有6万沙县人在外经营小吃。因为“小本”生意,所以在外经营沙县小吃的福建人第一桶金多取自家人、亲戚或朋友。同时,福建人有着“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的闽商精神,如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只招沙县本地人,真沙县小吃只能沙县人开。
生意投资小、本地人爱抱团发展等因素,即使不靠外部资本,浓缩一地风土人情的福建餐饮小吃,以沙县小吃为代表,从“游击队”走向“正规军”,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因而强势突破地域性限制,在全国开花。
这也是福建品牌很长时间不喜欢资本进入的一大原因:与其相信别人,不如丈量自己。
所以,相比其他跟资本打交道火热的一线城市北京、新一线城市成都,资本现在走向福建,确实是不早。
但是,不早也不代表很晚。
因为目前被投资关注的福建消费品牌需要资本注入,那这时候,资本拥抱福建明显不晚。
细看获得融资的品牌,我们发现资本牵手的多数是新消费品牌,如门店数量超过300家的猪脚饭品牌“猪角”,2017年发源于厦门,目前成为这一品类中最大的连锁品牌。还有年轻派卤味品牌“舞爪”,主攻”短保“盒装卤味,其中花椒鸡爪打破年轻人胃垒,变身点单率最高的招牌,近200家门店集中于福建、广州、浙江。
尽管自打诞生,这些新消费品牌就重营销,也在消费群体中建立了自有品牌差异化认知,但他们与沙县小吃这类传统福建餐饮品牌不同,在新品牌频出、品类频繁被重做的消费大环境下,这些新选手不再偏安一隅,渴望以更快速度、更大规模走出地域性限制,走向全国化市场。
在走向全国化品牌的修行路上,做生意不是他们的终点,做品牌才是。如今,资本相邀,它们可以专注产品研发、团队优化、新市场开发及供应链升级,在更高程度上让品牌得以复制和标准化。
不管是抱团发展的老品牌还是主动拥抱资本的新消费品牌,福建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的经商精神始终不变。
下沉的不止品牌,还有资本
近几年,跟市场贴的比较近的词,除了传统的占有率,还有“下沉”。下沉市场,意味着受众消费群体更广、更深。
就今年来讲,咖啡品牌们的下沉意识觉醒较为明显,这波咖啡界“下沉市场”更像是集体行动、均摊试错成本,抢滩85后和90后的“小镇青年”市场。
当一线城市的获客成本变高、营销竞争变激烈、市场趋于饱和,下沉市场的“小镇青年”成了咖啡品牌继续增长的出路之一。
星巴克中国高级质量经理尼力曾表示,到2022年,星巴克将在国内开满 6000 家门店,将下沉到更多的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瑞幸咖啡也瞄准时机,早在2021年1月,就发布了针对下沉市场的招募“新零售合作伙伴”计划,第一批开放157个城市,大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新势力精品咖啡Tim Hortons也不示弱,其首轮扩张选址也选择了二、三线城市。
其实,“下沉”热度持续走高的氛围里,下沉的不止赛道品牌,还有资本。
长沙的资本热度自不用多说,而这波资本涌向“创投荒漠”的福建,还是让人眼前一惊。
除了福建人“有两下子”的经商开拓精神,新消费品牌本身爆发出的实力是投资人考虑注资的主要因素。
去年,藏族小伙丁真在网络突然走红。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也因为丁真拍摄的家乡宣传片《丁真的世界》,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地,真是可以说“一个人带火了一座城”。
你看,这就是变化。
面对一些变化,比如福建消费品牌被资本看上,我们不要一味强调资本泡沫,新的变化有时像一口哨子,能吹醒更多现状朝着有益的方向踱步。
看《2021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连锁门店品类中,小吃快餐门店占比近50%,可以说每2家连锁门店中,就有1家是快餐小吃,而这些细分餐饮赛道也是加盟投资人的首选考虑。
福建“资本热”的背景下,有更多新品牌走出地域、实现全国化布局不失为创业人的一个新机会。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