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零售企业的薪酬和股权激励分析

首页 > 展会资讯 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21-11-22

概述:过去两年,在电商和新冠疫情冲击下,零售业的商业和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为了跟踪和研究零售业的管理变革实践和趋势,去年,恺杰零消团队调研了零售业合伙人计划的实践,从门店层面观察和分析零售业的管理变革

过去两年,在电商和新冠疫情冲击下,零售业的商业和管理模式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为了跟踪和研究零售业的管理变革实践和趋势,去年,恺杰零消团队调研了零售业合伙人计划的实践,从门店层面观察和分析零售业的管理变革;今年,为了研究零售业这几年在管理上的变化,我们对A股上市的零售企业进行了更加系统的分析,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公司年报和恺杰的咨询经验,涵盖了超市百货、服装家纺、珠宝、家居连锁、食品零售、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电商、和餐饮9大行业,涉及174家上市零售企业。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观察和发现。 

 一、 零售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两极分化

疫情下,去年零售业整体营业收入平均下降15.4%,营业利润平均下降达40.6%,但是看细分行业,却是两极分化严重,医药、食品和电商行业逆势增长,而超市、服装和餐饮却遭受重创,我们最近两年的咨询案例也印证了这个现象,新业态零售和服务零售在快速增长,而传统零售却陷入了漫长的增长困境。从另外两个重要的指标毛利率和可控费用率看,过去十年,零售业的毛利率经历了稳步上升的阶段,到最近几年稳定在33%左右,但是可控费用率却在持续上升,去年达到了平均27%的水平,未来几年零售业的盈利能力将经受考验。

3.jpg

 


图1:近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及各行业2019-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


 

4.png

图2:近5年营业利润增长率,及各行业2019-2020年营业利润增长率


5.png

 


图3:近10年毛利率


6.png

 


图4:2019-2020年各行业毛利率

7.png

 


图5:近10年可控费用率


 

8.png


图6:2019-2020年各行业可控费用率 二、人力成本快速上升,但是效益指标却大幅下滑

最近五年的数据显示,零售业的人事费用率指标从2016年的9.5%上升到2020年的13.6%,超市和餐饮行业的上升尤其明显;另一方面效益却大幅下滑,人效下降达21.8%,人均毛利下降达14.4%,今明两年零售业要面对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人均薪酬福利成本为12.0万元,较2019年下降4.4%,这也是该指标1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我们的数据和经验显示,零售业一线员工的薪酬依然偏低(相比其他行业和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随着用工荒的到来,以及国家强调共同富裕,人事费用率和人均薪酬福利成本将继续上升,这将倒逼零售业的转型升级(包括商品结构、管理模式和科技赋能等),也将促使政府思考如何平衡好企业发展和员工收入增长的关系。

9.png

 

图7:近5年人事费用率(中位值),及2019-2020年各行业人事费用率(中位值)


10.png

 
 

图8:2019-2020年人均营业收入与人均毛利 /万元


三、高端人才需求旺盛,高管薪酬持续上升

这几年零售业都在谋求转型升级,尤其是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转型如火如荼,转型成功关键在人,尤其是关键人才。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都在大力引进外部经理人,提供高管平台,给予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甚至授予股权激励,十年前这样的案例很少,现在已是常态化。我们分析了过去三年零售业的高管薪酬数据,发现总裁和副总裁的薪酬有40%以上的涨幅,200亿以上销售规模的企业总裁级薪酬中位值已达到200万。目前零售业高管薪酬和员工薪酬的现金收入差距倍数在8.79倍(中位值)和12.4倍(平均值),这个差距应该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12.png

图9:2020年不同企业规模总裁级年度现金薪酬水平(中位值) /万元

高管薪酬另外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股权激励的普及。2020年,近40%的非创始人高管持有公司股份,而2019年是28%,其中总裁的持股价值中位值为815万元(不包括已兑现的股份),持股价值平均值更是达到1.2亿元;副总裁的持股价值中位值近600万元,平均值也已达到3,366万元,这样的话高管总薪酬中90%以上都是长期锁定的股份价值,有效弥补了现金薪酬和其他行业的差距,真正实现了“金手铐”的作用。

13.png

 

图10:2020年各高管职位累计持股价值 /万元(非创始人) 四、股权激励方兴未艾,奋斗和分享文化成为共识


十年前的上市零售企业,除了少数创始团队成员持股,很少有企业实施系统化规模化的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这次我们发现上市的174家零售企业中,有30家已实施了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是主要的激励工具,激励人群的覆盖率中位值近3%(即一家10,000人的零售企业,有近300人参加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份总量中位值为1.5%(占总股份),这些授予的股份通常会设置3年的锁定期和解锁条件,常见的业绩条件是收入或利润,这样的设计,使管理层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一种共创共享的文化。


 

14.png



图11:各细分行业股权激励普及度


 

15.png


图12:近年来激励工具使用情况 零售企业股权激励的普及度达到17%,尽管和电商或互联网企业相比,普及度仍然很低,但和过去比,是巨大的进步,尤其是近3年的方案披露数量持续上升。我们最近几年的咨询经验也显示,中国的零售业在门店层面积极推进合伙人计划,在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层面正在积极推进股权激励计划,很多未上市或区域性零售企业也都在积极实施股权激励。  

上一篇一周大事|Costco苏州首店官宣12月8日开业;MUJI中国首家生鲜复合店亮相 下一篇北山超市:超市+餐饮不是一道伪命题

其他人也在看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