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让孩子更讲道理

首页 > 展会资讯 来源:积木宝贝官网 2021-04-01

概述: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孩子最听的,往往是她最喜欢的人。所以,要让孩子听进去我们讲的道理,首先要夯实亲子关系这个基础,否则你的道理再漂亮,也不能怪他不买账。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讲道理,犯了什么错误,妈妈苦口婆心嘴皮说烂他都“炮打不惊”。

这样的苦恼,我感同身受。的确,对于学前期的孩子而言,奖励、惩罚等行为疗法更容易起作用,而属于认知疗法范畴的讲道理,则对理解水平和自控力要求相对较高,对其效果则不能期望值太高。

然而,从小培养孩子讲道理的习惯,却有助于孩子建立内在的自律,进而为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更讲道理呢?下面我就结合帮女儿桐桐养成“讲道理”习惯的经验教训提点建议。

一、“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夯实亲子关系是前提。

我们成人通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那个老师讲的课再不好她也愿意学,反之,如果孩子讨厌一个老师,那个老师讲的再好也听不进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孩子最听的,往往是她最喜欢的人。所以,要让孩子听进去我们讲的道理,首先要夯实亲子关系这个基础,否则你的道理再漂亮,也不能怪他不买账。

说到这里忍不住提醒一下,一些小时候把孩子放到老家寄养的家长,如果把孩子接回来后就急于矫正孩子身上被祖辈惯出来的“坏毛病”,就很容易碰壁。因为孩子跟你生分了这么多年,关系还没建立好的时候,是很难接受你的教育的,除非是出于失去你的恐惧而就范。明智的做法是先跟孩子建立好关系,再逐步矫正她的“问题”。

21.png

二、讲给孩子的道理,成人不能被抓到“把柄”

“身教重于言传”,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加重视却可能成为妨碍孩子接受道理的关键,因为孩子的接受道理这件事儿上,往往是看你怎么做的,而不是听你怎么说。

我个人给女儿桐桐讲道理有过几次碰壁的经历,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比如,我自己不好好收拾东西的时候,给她讲归位习惯的重要性,她就会来一句:“你自己也做不到啊!”,很让人汗颜。

几次教训后,我严格要求自己,讲给女儿的道理,自己首先成为践行的典范。这样一来,因为这个原因讲道理被小家伙抗拒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三、营造讲道理的家庭文化,让孩子习惯“听道理的”

每个家庭走出来的孩子,都打着那个家庭的烙印,这就是“家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让女儿桐桐更懂道理,平时我经常对她说,“我们听话,不听具体谁谁的,只听道理的。桐桐是孩子,说的对爸爸妈妈也会听,爸爸妈妈是大人,说的不对桐桐也可以不听”,当然说了就要努力遵守。

所以在我家,经常会发生妈妈听桐桐规劝的情况,当然,也经常发生妈妈因为自己做了没道理的事情被桐桐指出,然后认真道歉的情况。

四、赋予孩子面对批评的勇气,消除孩子对“面子”的顾虑

有时候孩子听不进去道理,是因为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如果能通过一定的设置让孩子能够勇敢地面对批评,则孩子接受起道理来也会容易很多。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在前面的公众号文章《孩子,你做的事不是你:帮孩子勇敢地面对批评》一文写过,文末专门提了几点建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链接去看。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孩子有勇气面对批评,跟孩子讲道理,最好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公开表扬,私下批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五、选对讲道理的方式和时机,尽量避开“情绪雷区”

“情绪”是道理的大忌,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是不可能条理思考的,讲道理一定要在孩子情绪好的状态下进行。

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要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给她讲道理,“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是永远不过时的原则。详见我在前面写的跟情绪管理相关的公众号文章。

同理,跟孩子讲道理,还要注意沟通技巧,不因为她是孩子就随意说教,尽量遵循适合她的理解力、照顾她自尊、对事不对人、先肯定正面因素再指出缺点的方式沟通。除此之外更重要是----不带情绪,不要把讲道理的过程演变成成人宣泄情绪的过程,这时的孩子只有抗拒或恐惧,能听进去才怪!

上一篇做好这4点,在家也能做好音乐启蒙! 下一篇10个训练前庭平衡感的小游戏,让宝宝爱上运动!

其他人也在看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