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会资讯 来源:贝尔安亲公众号 2021-06-30
概述:在期末考试之后,家长们往往会对孩子的成绩非常的担心和焦虑。面对孩子比较差的成绩,很多家长可能会惩罚,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响。那么孩子期末没考好,不做惩罚的话,家长可以怎样积极的引导孩子呢?
在期末考试之后,家长们往往会对孩子的成绩非常的担心和焦虑。面对孩子比较差的成绩,很多家长可能会惩罚,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响。那么孩子期末没考好,不做惩罚的话,家长可以怎样积极的引导孩子呢?
就这一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邓佳老师,她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情商指导师、儿童注意力指导师,来为我们分享解决方法。
01
惩罚的坏处
第一,家长要知道奖励和惩罚其实都会降低孩子的学习欲望。意思就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不管用奖励的方式,还是用惩罚的方式,都会削减掉孩子学习的动力。
第二,家长如果是非不辨,只知道处罚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情况下惩罚产生的破坏性是非常强的。
这两句话结合起来理解,就是惩罚不仅会破坏孩子守纪律的决心,同时也会破坏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02
惩罚的恶果
1、产生低能量情绪
当孩子沉浸在低能量情绪里时,往往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去好好的学习。
2、产生内在的愤恨
孩子会把愤恨父母对他的惩罚行为和愤恨父母这个人揉混在一起,从而导致孩子愤恨父母。
3、产生报复心理
父母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打了他一顿,可能孩子想反抗,但是发现打不过,就会产生报复心理。
4、产生反叛心理
孩子会和父母对着干,产生“我能做到,但我不会按照你们的要求去做”的想法。
5、产生退缩、自卑心理
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会产生不愿意考试,甚至不愿意去学校的行为。
6、用谎言欺骗父母
为了得到父母满意的成绩,一些孩子可能会采取作弊手段,或是编造成绩很好的谎言。
03
如何调整
1、觉察和成长家长要花时间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觉察为什么要给孩子设定高门槛。
2、学会接纳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现状,并帮助孩子从错误当中吸取经验。
3、保持自信家长要帮助孩子保持自己的自信心,多鼓励孩子。
4、学会倾听对于已经丧失信心的孩子,家长需要与他共情,倾听他的烦恼,帮助他振作起来。
5、寻找原因家长要陪孩子一起寻找成绩不好的原因。
6、学会提问家长可以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孩子产生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