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会资讯 来源:汤姆客跨学科英语公众号 2021-03-27
概述: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气倔强、气性大,甚至有的孩子发起火来会有自虐自残的行为,比如以头撞墙、用手抓脸、故意弄伤自己等等。这些行为的出现,经常会吓坏家人,甚至以为孩子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
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的孩子脾气倔强、气性大,甚至有的孩子发起火来会有自虐自残的行为,比如以头撞墙、用手抓脸、故意弄伤自己等等。这些行为的出现,经常会吓坏家人,甚至以为孩子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
当然,孩子采取过激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显然是不够健康的做法,而通常,爸爸妈妈们因为对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不熟悉,在孩子发脾气时,没有准确理解背后的“潜台词”,导致情绪安抚不得法,甚至是进一步激化了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
每个孩子都会跟家长顶嘴和发火,但情况却可能大不相同,家长的处理方法必须因时因事而异。其实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有它自己的含义。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需要你认真去倾听,去理解。
1潜台词:我长大了
很多两、三岁的孩子总无理由地胡闹,这个阶段被称为第一叛逆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孩子还分不清自己需要什么,只会一味地说 “不”。这种表达看似顶嘴,但并不一定就是拒绝或否定,只是他们在学着区分自己和他人。俗语说“一岁两岁是心肝,三岁四岁有点烦,五岁六岁老捣蛋,七岁八岁狗都嫌”,7岁进入人生第二个叛逆期,孩子的语言能力基本发育成熟,有基础词汇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被认同,想告诉爸妈“我长大了”。
2潜台词:我就是喜欢闹
有些孩子顶嘴纯粹是胡搅蛮缠,此时父母要反思是否太溺爱了。一方面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胡闹是不对的,而且不可能作为解决问题的筹码;另一方面要用和缓的语气明确告诉他,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有问题不妨慢慢说,有道理的话家长自然会听。
3潜台词:我在试探你的底线
有时,孩子会通过顶嘴来试探父母的底线。父母要求他做的,如果他不想做,就会先看一眼家长,嘴上嘀咕几句,等着看对方的反应。如果父母不太在意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就会以为被默许了。
因此,原则性的事不能妥协,比如待人接物必须有礼貌。平时在教育中要分清主次,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非原则性的事别揪着不放,以免让孩子也分不清重点,完全不听父母的话。
4潜台词:情绪发泄
不知道家长发现没有,有些孩子在4岁左右就会出现说脏话、骂人的情况,比如“坏妈妈,去死吧”“臭妈妈,我不要你了”“坏妈妈,我在也不跟你玩儿了”“吃屎”“放屁”“去死”等恶言脱口而出,而且你越是制止TA,TA就越来就劲儿。
其实他们只是在宣泄情绪,是在尝试着使用这种力量,并最终掌握语言攻击办法,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父母首先应该把感受跟孩子分享、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引导、询问潜藏原因、给孩子对策建议。
5潜台词:我没有撒谎!就是没有!
现在有些孩子喜欢撒谎,有的父母会把这种情况简单当成孩子“爱吹牛、说大话”,其实不止这么简单。3~4岁左右的宝宝,想象力正是极为丰富的时候,特别是创造想象,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其实还不太能分得清楚想象和现实的区别,所以才会把自己想象出来的事情,说的好像真实发生过一样。
所以当孩子大喊着“我没有撒谎”的时候父母应该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对孩子的心里活动和发展不够了解,或者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出了问题。
6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
著名学者彼得·伊利亚德说:“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也就是说,教育应该指向未来社会的需求。如果我们现在的教育,不能为孩子的未来奠基,那我们的孩子将在30年后被全新的社会所抛弃。
那么,未来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呢?全球畅销书《全新思维》的作者丹尼尔·平克指出,未来的人才,需要拥有四种全然不同的思维——创造型思维、共情型思维、模式识别型思维、追寻意义型思维,以及六种基本能力——设计感、故事感、交互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询意义。
可见,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恰恰是一种高情商、高逆商的表现,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成功时不得意忘形、失意时不自怨自艾、平淡时不消沉颓废、忙碌时不烦躁焦虑,不做被情绪“牵着走”的人,而是把孩子培养成“情绪的主宰”,恰恰是我们父母可以留给TA终生受益的最大财富。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