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来源: 京东方BOE 2021-01-26
概述:其实引发关注的每一个舞台、每一次乘风破浪Slay全场都离不开姐姐们曾暗地里跟自己“较过的劲”,也只有磨练自身,积累实力,时刻准备好,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把握住。而往往是这背后的故事才更加精彩。
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总决赛公演的进行,节目也进入尾声,这个夏天:
有人因为某一个眼神而“出圈”
有人因为舞台表现亮眼、业务能力过硬而引发关注
有人因为表达了自己的观念和态度而深受认可
……
其实引发关注的每一个舞台、每一次乘风破浪Slay全场都离不开姐姐们曾暗地里跟自己“较过的劲”,也只有磨练自身,积累实力,时刻准备好,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把握住。而往往是这背后的故事才更加精彩。
万事皆是如此。
作为一家全球创新型物联网公司,京东方自创立以来就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不断创新、研发、推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技术、产品与服务。
今天,BOE君就想来跟各位分享一个柔性屏幕研发背后的故事。
当说起柔性屏,
想必很多朋友会说
“啊,我知道,可弯可折”
“有点酷哦”
“折叠屏可以弯折20万次以上,使用3-5年”
其实,
为了实现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融合,
以及屏幕折叠等新功能,
京东方的研发团队攻克了很多难关
……
区别于我们常见到的刚性显示屏,柔性AMOLED显示屏的诞生充满“新”挑战。
首先,生产柔性屏所使用的柔性基板PI(聚酰亚胺)材料以及柔性外层保护层都是颠覆性材料,代表了最前沿的材料技术。
而柔性屏的具体研发又涉及如何解决屏幕任意弯曲等技术难题,其中包括封装、应力应变调节、背板电路设计、堆叠结构如何适应耐弯折等等。研发期间,BOE研发团队不断提出多种验证方案,再通过无数次的实验确定最终方案,并且还要逐个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难关。
以柔性显示屏弯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堆叠结构耐弯折”难题为例:
我们看到的折叠手机显示屏,无论是外折还是内折,屏幕在弯折时,内部各膜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拉扯或挤压。
柔性OLED显示产品通常要在柔性塑料衬底上沉积十几层薄膜,来制备薄膜晶体管(TFT)及相关显示组件。
而膜层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必须达到平衡状态,一旦相邻膜层产生拉扯或挤压,出现受力的集中点,就会造成膜层之间分离,金属线的断裂,出现显示不良,或者显示失效,为制备工艺带来了很大难度。
经过反复实验及软件的模拟和计算,研发人员终于设计出各膜层厚度的最佳值,找到了膜层之间搭配的最优方案,解决了“弯折”功能——柔性折叠屏幕最为关键的难题之一。
然而对于终端产品而言,成功实现屏幕的十次百次弯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的使用习惯,经得起时间、市场应用考验。
京东方柔性折叠屏幕在被应用于市场前将通过弯折的可靠性测试。通过仿真用户在实际使用折叠产品过程中对屏幕的开合过程,我们验证了20万次折叠开合之后,柔性显示屏在显示性能、触控功能等方面都无缺陷。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按照人们每天弯折100次的使用频率,能使用5~6年的时间。
其实,将创新的技术、想法变为现实,是一个克服重重挑战的过程。
首先要确定应用场景、产品的形态以及要求,分解出对结构和材料的要求,同时考虑加工工艺的可实现性,建立实验设备不断验证,而后建立中试线增加实验量确定量产可行性,最后才是建立量产线。
而今天说到的堆叠结构耐弯折难题,仅是在这一过程中翻越的其中一座大山。而柔性折叠屏幕的研发和量产,背后是BOE的工程师们攻克的千万个技术难题。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