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人参加的线上会,我总结了两个字

首页 > 行业动态 来源:CCFA 2020-07-06

image.png

image.png

经历了疫情的大考,社区商业的价值开始溢出。在刚刚结束的CCFA线上社区商业年会上,来自全国的零售业大咖们对社区商业的未来充满信心。社区商业有比较宽泛的定义和概念,今天我们所探讨的是以社区零售为主力业态的社区商业生态。

如果说在2020年之前,社区商业的价值并没有被很好的诠释、挖掘或者演示,那么疫情则让社区和商业这两个词真正的得以融合和链接,让社区商业这个听着有点学术的东西落到了地上。政府、零售餐饮服务业和消费者们开始在同一个语境下理解社区商业的意义和价值。

当我们不再需要去探讨概念的时候,就来看看怎样做好社区商业。在5个小时的线上直播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高频的词语——“连接”。这也是当下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热词,可以把社区商业比作一个中台,对上游连接供应链,对下游连接消费者,在中间组织连接好商品和服务。

先说供应链,生鲜电商、到家服务、社区店、前置仓,到最后拼的都是供应链能力。无论是对外的好品类、好质量、好价格还是对内的缺货率、损耗率、毛利率等核心KPI,都是供应链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

连接消费者毋庸置疑特别重要。疫情期间有一个头部阵营的餐饮品牌老板对我们讲,要做线上销售时突然发现不知道消费者在哪儿。我们对超市的小调查显示,样本企业中有40%的企业前5个月会员数量没有增加,有48%的企业无法统计到会员的复购率。这些例子是不是可以说明,我们还没有做好和消费者的有效连接?同样,我们看到利用线上的手段和工具,建立了良好的消费者连接的企业,在疫情期间的销售表现非常亮眼。线下物理空间距离是社区商业的优势,但与消费者连接既需要线下的温度,更需要线上的方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会员系统及私域流量的运营在未来非常重要。

商品和服务当然是社区商业的核心内容。在商品方面,调结构,找差异,开发自有品牌等成为大家下一步工作重点的共识。在商品结构方面,打破以往供应商主导模式,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商品结构调整是一个着力点。举个北京华冠的例子,在冷冻品类优化了10%的商品、汰换了32%的商品、引进了25%的新品之后,销售同比上升了70%。这只是一个品类的调整,按照一个中型超市,20个种类,过万个SKU来说,可提升的空间还是可以想象的。说到服务,现阶段社区商业所提供的服务种类和内容还比较有限,未来孕育着非常巨大的空间。那么什么样的服务是消费者需要的呢?这个服务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普适性的,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可以是公益性的,也可以是营利性的。只要是消费者需要的,就是我们可以去尝试和拓展的方向。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社区商业是成功的?商品盈利性强?顾客粘性高?还有哪些指标可以衡量社区商业的价值?互联网创造了GMV的评价体系,新零售把复购率作为核心指标,社交电商的推荐率尤为重要,那么社区商业未来是否也会或者需要建立一套更科学,更有效的评价体系?“连接”会不会就是这个新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洪涛,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常务副秘书长 )


上一篇一周大事 | 超市百强榜发布、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升级为国赛 下一篇看完这个,加盟成功率最少提高30%,不信你砍我

其他人也在看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