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会资讯 来源:中国特许加盟展 2022-03-04
概述:实际上,自2015年北京成功取得冬奥会的举办权以来,国内滑雪产业已经开始升温,直至冬奥会的举办,冰雪经济迅速升温,成为近几年国内增长最快的运动产业,万亿级冰雪生意值得探究。
冬奥会期间,“冰雪热”席卷中国,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3亿人上冰雪的背后,是热门滑雪场爆满、雪具装备被租赁一空、冰雪装备晒满小红书的消费热潮。
实际上,自2015年北京成功取得冬奥会的举办权以来,国内滑雪产业已经开始升温,直至冬奥会的举办,冰雪经济迅速升温,成为近几年国内增长最快的运动产业,万亿级冰雪生意值得探究。
“冰雪热”融化了谁?细分市场遍地开花
冰雪经济迅速升温,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消费市场吸金不断。
可以预测,随着冰雪运动的发展普及,越来越多的滑雪爱好者将拥有自己的装备,仅此市场,其潜力之大几乎难以想象。
天猫、京东搜冰雪,首先出现的就是滑雪服和周边产品。
京东平台春节期间消费数据显示,滑雪运动类商品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322%,其中滑雪面罩成交额同比增长达15倍,滑雪裤、滑雪镜、单板滑雪板、滑雪服、滑雪鞋等也都取得了较高增长;冰上运动类商品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达430%,其中花样滑冰鞋、速滑磨刀架、速滑冰刀鞋成交额同比增幅分别达553%、420%、368%。
根据开源证券预计,安踏线下门店1月流水增长70%以上,提价幅度约10%且售罄率接近80%,超越其他头部运动品牌,未来将会有更多冰雪国货品牌率先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作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一墩难求。数据显示,近半个月以来,超1亿人涌入奥林匹克天猫官方旗舰店蹲购冰墩墩,仅冬奥最后一天就售罄了100万只。
冰雪运动装备的市场规模增长并不仅仅是一时之需。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滑雪装备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滑雪装备市场规模约为126.9亿元,预计2022年将超150亿元。
同时,冰雪经济的火热还带动了文旅、酒店产业的增长。
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冰雪类型景区订单量较去年春节同期上涨68%。其中,相比冰雪观光类景区,室外滑冰场、滑雪场、冰雪主题乐园等冰雪运动的景区和场馆更受游客关注。根据携程数据,过年期间,黑龙江滑雪场及度假区附近的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04%。
冰雪运动走向3亿大众,也是教育培训产业的机遇所在。据《中国滑雪行业白皮书》数据,2014年到2019年,滑雪培训市场规模从42亿元增长至69.1亿元,年均增长10.47%。
文旅部、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三部门印发《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着重提出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
2015年,北京市政府提出“百万中小学生上冰雪”的目标。在东北、华北等地,冰雪进校园的步伐在加速。黑龙江省提出,省级体育学校建设向冰雪项目倾斜;河北省则计划至2022年,全省创建5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2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并要求各类中小学校开设此类课程。
冬奥会虽已结束,但冰雪消费的热情才刚开始,政策支持、资本进入等重大利好下,中国冰雪运动相关产业将逆势起飞。
冰雪运动大众化女性用户增长超预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我国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4.56%。如今,疫情阻隔无法出国,再加上冬奥带来的冰雪热,国内的冰雪消费必将迎来一波高潮。
小红书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显示,2021年小红书“滑雪教程”的搜索量增长了100%。“滑雪”相关笔记超过61w篇,其中滑雪服、滑雪穿搭、滑雪装备、滑雪教程、滑雪场都是高频热搜词。毫无疑问,国内冰雪市场迅速升温,冰雪运动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化,从北方走向全国,成为全民热爱的体育娱乐活动。
同时,冰雪运动消费用户也在年轻化。2月6日,同程旅行发布的《2022春节假期旅行消费数据报告》显示,年轻人更爱尝试冰雪运动,90后和00后在预订冰雪运动类景区的人群中占比过半。在热衷体验冰雪运动的人群中,女性预订人群占比达到58%。
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那就是冰雪消费中,女性用户的增长。
《2021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冰雪运动参与者主要为80后、90后群体,男女比例为6:4。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对冰雪运动产生兴趣,进而将滑雪场、滑冰场作为打卡拍照目的地。
2017年,中国冰雪运动的女性参与者占比还不到30%,可以说,国内女性冰雪用户四年时间里增长了10%。
目前,中国冰雪产业渗透率较低,滑雪渗透率仅1.9%人次,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者市场。人口红利及消费升级下,中国冰雪运动市场必将进一步爆发。
从北向南,冰雪生意爆火
冬奥会结束,“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实现,冰雪成为普通人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冰雪装备、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板块的冰雪消费也被完全激活。《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冰雪运动产值将达到8000亿元,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滑雪场,比2015年增幅达317%和41%。2020—2021雪季,全国冰雪旅游人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
冬奥会带动冰雪运动打破时空局限,在全国各地多点开花,一个潜力巨大的冰雪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0日,我国现存冰雪相关企业共有2.42万家,其中2019年新增2900家,2020年新增2914家。从省份分布来看,黑龙江以6407家位列第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冰雪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27%,超过四分之一。河北、山东、广东、吉林以及河南相关企业数量均超过一千家,是热门滑雪点的打卡集中地。
冬奥之下,东三省、内蒙古的冰雪经济迎来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截至目前,吉林省已经建成54个滑雪场、279条雪道,日最大承载量10万人次。预计到2025年,吉林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2500亿元,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未来将向万亿级产业进发。
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统计,2022年春节假期,内蒙古共接待国内游客431万人次,单单国内旅游就收入23亿元。在福州,首个人造冰场世纪星里,每年上冰体验的人数达到8万人次,在福建省全省已经有了多所冰雪特色学校,冰球、越野滑轮等冰上运动的培训和体验营活动持续开展,冰雪运动在福建已从“稀罕物”成为“寻常事”。
还有四季如春的昆明,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室内滑雪馆,仅2月份一个月就售出了2000多张单人夜场票。
相关数据显示,2021-2022冰雪季,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热度占比30%,保持着绝对优势。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华北地区的冰雪游同样亮眼,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河北崇礼的太舞渭雪小镇都是热度排名滑雪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近三年华中地区冰雪旅游热度占比上涨2%,而西北地区占比却上涨了4%。
可以说,3亿人的冰雪生意,从北到南都在持续火爆。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