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会资讯 来源: 芝麻街英语公众号 2021-05-06
概述:在一档节目中,中国乒乓球大魔王邓亚萍谈到儿子很喜欢打游戏,甚至曾经非常想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一般的父母听到孩子喜欢打游戏,大多是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而邓亚萍反倒很开明,她觉得电竞世界冠军也是世界冠军,也挺了不起的,在考察过顶级电竞队,了解了其专业训练模式和作息安排后,她把电竞选手的竞争残酷性和职业道路一一摆在孩子前面,极度理智且尊重孩子的想法。
如果孩子爱玩游戏,你会怎么办?“冠军妈妈”邓亚萍也遇到了这种情况。
在一档节目中,中国乒乓球大魔王邓亚萍谈到儿子很喜欢打游戏,甚至曾经非常想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一般的父母听到孩子喜欢打游戏,大多是持反对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而邓亚萍反倒很开明,她觉得电竞世界冠军也是世界冠军,也挺了不起的,在考察过顶级电竞队,了解了其专业训练模式和作息安排后,她把电竞选手的竞争残酷性和职业道路一一摆在孩子前面,极度理智且尊重孩子的想法。
他的儿子在了解之后,觉得职业电竞选手太苦,选择放弃这个想法,邓亚萍这种明确分析利弊和讲究作战方法的育儿方式,就是大家所说的 “教练式育儿”。而关于她的这种教育方式也引发了热议, “教练式育儿”在成为大家讨论话题的同时,可能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的空间~
平等对话,互相尊重
邓亚萍职业生涯中拿过18个世界冠军,4枚奥运金牌,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人称“初代大魔王”。就是这样一个“作风彪悍能打胜仗”的运动员,在面对孩子的想法时,也会先听取孩子的意见。在中国式教育中,父母总是秉持着一种“这都是为你好,我是过来人”的姿态来和孩子对话,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大多都来源于沟通和决策,孩子时常怨恨父母一味地用权威帮自己做决定,从来不过问自己的意见。
对于一个人来说,尊重是很宝贵的。对孩子来说最可怕的不是棍棒相加、拳打脚踢,而是自己的意见被忽视和不被尊重。邓亚萍的处理方式就非常高明,她认真对待了孩子的诉求和愿望,并且亲自去考察相应俱乐部,让孩子看到了自己并不是应付糊弄,而是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让孩子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节目中,邓亚萍说自己的儿子原本喜欢的是篮球,知道儿子想要练篮球,邓亚萍细细观察他的球赛,了解他喜欢篮球的原因,但是邓亚萍清楚,儿子的身体条件不行,在篮球这条路上,很可能闯不出什么结果。 所以,她让儿子改打乒乓球,每天练俩小时,寒暑假送到集训队,邓亚萍本人亲自督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邓亚萍儿子获得了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教育孩子学会因材施教更重要。在孩子的判断中,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无法选择哪个更适合自己,邓亚萍的儿子在打乒乓球之前也练过跆拳道、篮球等,但最后还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在众多项目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有着冠军妈妈的帮助和训练,加上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他最终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
爱是陪伴,一起长大
每个人都知道,当年“邓亚萍精神”曾是拼搏的代名词,在邓亚萍的身上,既有赛场上奋斗的坚硬,又有着作为一个普通妈妈的柔软。她在节目中说道:“我当过十八次世界冠军,但当妈妈我还是第一次。这次,我不想成为这个角色中的冠军,我只想你陪我一起长大。”儿子送了她一份礼物她十分感动,感慨道:“孩子的手搂住我脖子的温暖,远比挂在脖子上金牌的荣耀更重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就像是一本书,每一个阶段都是全新的篇章,在他们的成长途中,父母既是方向标,又是合伙人、后援团,引领孩子在一次次自我超越中实现成功,陪伴孩子体会成长的感动与喜悦或许更重要。没有人天生知道怎么做父母、如何一个好孩子,父母要陪着孩子一起长大,一起学习成长。
关于教育,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要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也会学习参考别人的教育经验,不管怎样,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长。就像芝麻街英语一直以来坚持的美好品格教育一样,希望帮助孩子成长的“Smarter(更聪慧)、Stronger(更强健)、Kinder(更友善)” ,也希望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成长为未来地球的优秀公民。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