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在这部名为《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碗番茄炒蛋》的视频中,来美留学的中国男生伊恩因为朋友聚餐,需要每人做一道家乡特色菜。最简单也最基础的番茄炒蛋,顺理成章的成了伊恩的首选。
生活中很多家庭因为孩子年龄小或者学习,很少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其实这样是在限制孩子的动手能力,剥夺尝试或锻炼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尝试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少年说》,有对母子对话令安全君印象深刻。
男孩付轩昂站在对话台上,当着众人面向台下的母亲诉苦,他说,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一定要让自己学做家务,自己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
而他的母亲,是这样回答的。
这段回答,赢得了众多的掌声,安全君也为这位母亲的大气点赞。在做家务这件事上,好多父母的想法是:娃是家里的宝贝,舍不得让他受累。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尽情玩耍、安心学习就好。
在这些家长眼里,做家务,就是干活,出力、费时间。其实,做家务的意义,绝不只“出苦力”这么简单。
1938年,哈佛大学学者对456位少年进行长达75年的追踪调查,最后得出:做家务的孩子,将来更有出息。
爱做家务的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15:1,犯罪率为1:10。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可见,不让孩子做家务,一味娇惯、包办代替,不但降低幸福指数,还让“巨婴”和“妈宝”等不健康人格出现,影响孩子的人生。
还记得曾经刷爆朋友圈的“番茄炒蛋”视频吗?
在这部名为《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碗番茄炒蛋》的视频中,来美留学的中国男生伊恩因为朋友聚餐,需要每人做一道家乡特色菜。最简单也最基础的番茄炒蛋,顺理成章的成了伊恩的首选。
但即使是如此简单的菜,男生还是被“该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给难住了。于是,他拿起手机向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求助。
为了教会笨拙的儿子做番茄炒蛋,爸妈凌晨4点从被窝里爬起来,录视频直播教学。妈妈一边炒菜一边口述步骤,爸爸则负责录视频发消息。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在三人的合作下,这道番茄炒蛋终于完成了。
这则营销视频感动了万千网友,“想到了自己的爸妈,好想哭呀!”我看到的却不是感动,而是“巨婴”。
一个成年人,竟然连最简单的番茄炒蛋都不会做,遇到问题了不懂得自己上网搜索解决,还只是一味地找妈妈,这不是巨婴是什么?
而造成这种巨婴现象的,是父母从小对他的溺爱。
孩子最终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目的应该是“分离”。
我们爱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成长,坚强面对未来的风雨,有能力解决遇见的问题,而不是留在我们身边,当一个“巨婴”。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