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来源:中国特许加盟展 2020-11-13
概述:面对市场环境变化,购物中心想要在新的时代里充分享受消费发展带来的红利,就需要拥抱变化、保持鲜活、坚定变革。
“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依然坚信,在消费增长和升级的进程中,购物中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9月3日,在“CCFA新消费论坛—2020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发展峰会”上,万科集团合伙人、印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丁力业进行了题为《以变革 迎未来》的演讲。
在演讲中,丁力业指出,面对市场环境变化,购物中心想要在新的时代里充分享受消费发展带来的红利,就需要拥抱变化、保持鲜活、坚定变革。丁力业指出,最大的环境变化来自消费者。他基于消费趋势和消费者的变化研究,对行业变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印力“从B2B2C模式转向B2C2B模式”的商业模式转型为例,分析了印力是如何根据消费者的变化,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商品、空间、内容和服务。
面对未来的行业变化,丁力业表示,或许在未来shopping Mall不是最恰当的名称,因为未来城市生活的形态要求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注定要突破单纯的购物功能,要More than Shopping,成为人们“城市生活枢纽”。他认为,Shopping Mall的突破,不仅要More than Shopping ,每一个商场也要More than a Mall。
以下为演讲全文:
非常高兴又可以和大家在线下面对面交流!CCFA举办的中国购物中心与连锁品牌发展峰会是零售行业的盛会,我每一年都非常期待!今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所幸能与行业的朋友们一起携手努力,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现在疫情的高峰期已过,但影响却是长尾的。在未来的VUCA时代,更需要行业相关的各方力量结成韧性的生态网络,从以企业为单位走向各利益相关方紧密连接的生态共荣圈。在这样的背景下,CCFA赋予本次峰会特别的意义,牵头组织了一场联合招商会,得到购物中心部分领军企业和优秀品牌商的积极响应,说明建立连接共生的生态圈是我们共同的意愿。最近我们一直说,一场风暴可能摧毁几棵树,但却无法撼动亚马逊雨林。希望我们可以紧密合作、共同进退、再创繁荣!
印力专注于购物中心领域,面对的是消费者,属于大消费价值链上的一环。这些年大家都越来越意识到,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成熟,以及国家对于内循环的重视,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消费都是经济的压舱石。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GDP只有39%,相比较而言,英美等国家已经达到了60-70%的水平,所以未来中国在消费增长上还有相当大的空间。而随着我们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80后、90后甚至00后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消费者们对于美好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消费升级的步伐也将更快、更坚定。购物中心汇集了品质化的必选消费品、个性化的可选消费品和多样化的体验业态,正处于消费升级的主浪潮上。所以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依然坚信,在消费增长和升级的进程中,购物中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们对行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但近年来的市场环境变化也让我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想要在新的时代里充分享受消费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需要拥抱变化、保持鲜活、坚定变革!
最大的环境变化来自消费者。在信息爆炸、供给丰富的背景下,消费者的注意力不仅分散化,甚至有粉尘化的趋势。因此,品牌和购物中心的经营重心已经转变为对消费者注意力和时间分配的追求。消费者被赋予最终的话语权,商业链条上的每一环节也都要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而展开。因此促使行业回归商业的本质,要从“人”出发,选择符合和引领消费者需求的“货”,打造有内容、有引力的“场”。
印力这两年一直致力于商业模式的转型,我们称之为“从B2B2C模式转向B2C2B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人货场中,购物中心是空间的开发者和运营者,优秀的购物中心经营者,都是人货场中“场”的专家。商家是“货”的专家,也更贴近消费者。消费者虽然是购物中心的最终用户,但传统的商业模式决定了购物中心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我们把这种传统的商业模式称之为B2B2C。
针对B2B2C模式,我们提出B2C2B的经营理念转变。从消费者出发,以消费者作为需求的提出者、选择者和评判者,对结合大数据、小数据与专业经验,实现消费者的深度洞察,而后提供定制化的商品、空间、内容和服务。在这样的经营思路下,商场与商家不再只是各司其职、各取所需的交易对手,而是相互支持、相互赋能的伙伴和盟友!两者携手,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商品和内容,营造更丰富更多变的购物环境、场景和氛围,才能在未来的环境变化中共同进化、共同创造长久而繁荣的市场。我们相信,未来最优秀的购物中心应该进化成为“人”的专家,“货”的行家,和“场”的玩家。购物中心应该是最懂周边消费者的经营者,不仅能够洞察和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引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赋能商家客户,并将空间价值发挥到最大。
如果说做“人”的专家是商业模式转变的需求,做“货”的行家是我们的专业要求,那做“场”的玩家则是商业新时代的追求。
所有伟大的商业无不是从洞察人出发的,而消费者需求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整体,洞察消费者不仅需要用心的观察、经验的提炼,更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这是科技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与电商不同,购物中心的基石消费者来自项目周边,因此可以建立起基于这些消费者的高频次、多角度、细颗粒的客户数据库。在科技的帮助下,我们对消费者的认识可以走出“盲人摸象”的阶段,实现对消费者的全面了解、细节关注并且可以充分互动。也正由于购物中心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商场对于消费者的认知将可以不仅限于贴标签,而是更为清晰的画像甚至影像。在消费者洞察的基础上,发挥我们对业态的长期理解,以及与品牌的长期合作,还有对商品潮流和趋势的持续学习,购物中心就可以为商家提供更为精准的经营建议,助力商家提高经营业绩,从而实现消费者、商家和购物中心的三赢。
“场”的变革同样是从消费者出发的。近年来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购物中心空间的功能正在发生转变。我们认为购物中心所要强化的体验,绝不仅仅指体验业态,而是由品牌、业态、场景、服务等共同组成的内容,幸运的是打造体验的专家大都来自线下。所以,作为“场”的经营者,我们要从空间租赁人的角色转向内容运营者的角色。用优质的内容获得消费者的注意力,优化客户旅程,串起商业触点。传统的购物中心是一站式消费目的地,现在的购物中心更多是一站式休闲中心,而未来的购物中心,我们认为,应该连接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成为消费者城市生活的枢纽。
围绕消费者的众多生活场景都可以在购物中心中呈现,一些非传统的场景,比如图书馆、运动场,甚至民政办事处,已经可以在购物中心中实现了。比如我们8月25日刚刚开业的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人们可以在商场的屋顶跑道上运动打卡,可以约朋友一起欣赏现代艺术装置展览,也可以与家人一起游逛商场内的生态植物园,最后再与家人朋友一同聚餐、看演出和购物…所有的一切都构成了消费者一场微度假的旅程。
类似这样一场微度假的旅程涉及到了比传统购物中心更加丰富多元的场景。那么,这样的购物中心是否还叫“购物中心”,或者英文中的Shopping Mall呢?或许在未来,Shopping Mall不是最恰当的名称了。因为未来城市生活的形态要求空间功能的多元化,注定要突破单纯的购物功能,要More than Shopping,成为人们“城市生活枢纽”。这个“枢纽”我们认为体现在四个层面的连接上:
首先,连接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现代人的生活中,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精力,更需要一个休闲空间感的包围,也更需要第三或者第四空间的存在。
其次,连接家庭与社区。网络可以让现代人与最遥远的人联系,但人生活的“附近”却逐渐淡化。更需要社区友好空间承载记忆和情感。
再者,在交通枢纽的基础上汇集人流、商流、信息流和技术流,成为城市中名副其实的枢纽,我们称之为TOD Plus。
最后,连接人与城市,让更多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在我们的空间中实现。我们武汉的青山印象城,连接了图书馆、公园、儿童乐园等公共设施,已经成为周边居民最喜爱的目的地之一。
Shopping Mall的突破,不仅要More than Shopping ,我们的每一个商场也要More than a Mall。这是由消费者的变化决定的。新一代消费者是互联网原住民,但又绝不仅仅生活在网上,生活是需要场所和场景的。新一代消费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从生活习惯上并不严格区分线上线下,反而更要求在线上线下之间进行无摩擦的频繁切换。我相信十年后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不需要再在线上和线下中作出选择,两者的融合是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大趋势。相信在座很多同仁的企业都在疫情发生后大幅加快了建立线上能力的步伐。印力在疫情后20天快速上线了温暖商店,直至今天我们的线上商场已经经历了多次迭代,逐渐成为日常经营内容之一。我们还自建了印享星直播平台,至今已经举办了上百场直播,实现了从尝试到常规的第一步跨越。目前印力商场拥有700多万会员和5000多家品牌合作者,我们搭建的线上商场和直播平台,是购物中心空间和服务的延伸,让我们能够突破时间空间服务消费者,因此可以让商场More than a Mall。
上述从消费者出发的变化与变革,其实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出现。疫情的到来为这一变革进程按下了快进键,让未来以加速度的方式向我们走来。印力作为中国商业地产的老兵,在过去17年不长不短的历程中经历了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深切的明白,“脆弱”的反义词并不是“强硬”,而是一种“弹性”。每一次危机的到来都是脱胎换骨的机会,每一次危机的结束也昭示着新一场繁荣的开端。希望行业在变革中绽放新的生命力,希望与各位一起共建行业生态,共同续写辉煌!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