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啥才叫办公区快餐之王,真他娘猛啊

首页 > 行业动态 来源:老牛聊加盟 2020-06-30

概述:上周在深圳一个叫科兴科技园的写字楼办公区溜达了一圈,我曹,这地方人太稠了,稠到什么程度,高峰期人流大概如下图。(此处虚假夸大了大概5%的样子)

说实话进这地方我是带着怕怕的心态去观摩和学习的。开玩笑,快餐店必争之地,谁都知道是好地方,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房租也高,竞争也激烈啊,想进去捞钱,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

image.png

之前分享过一个选项目的逻辑(之一),当你看上一个位置考虑做啥的时候,最好是从大到小的去往下屡。

就是说我一定要先选大品类,像米、面这种,因为这些玩意接受度最高,受众群体最多,能做湘菜,就一定不搞云南菜,能做刀削面、兰州拉面,就不去碰螺蛳粉。

当然,越是大的品类,玩家就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你只是占个坑,自己又不够优秀的话,也是完蛋玩意。

科兴科技园这地方,你猜猜哪个是大品类,或者我们抛开表现看本质,抛出一个问题:写字楼办公区,哪个品类生意是最好的?!

诶,我晃荡晃荡,发现了5家都在做自选快餐模式,而且都是100平往上的大店,高峰期基本都是排队状态。

自选快餐没人陌生吧,就是这玩意,当然图里的很low,开在中高端写字楼里面,怎样也要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升级。

image.png

为啥这玩意能这么火,首先它有一个特点跟小碗菜非常类似。

下图是我们商圈按销量优先排序的前四名纯外卖,4家店里面有3家是小碗菜,且家家都是9999+。

image.png

他们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共性:花同样的钱,能多吃几样菜。这一点可以说是这个品类最大的杀手锏。这是中午我点的,24块钱,6样菜。

image.png

lowlow的自选快餐和纯外卖里看到的小碗菜,基本上都是按份来卖。你平常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撑死了点个三四个菜,也差不多了吧。但它这个模式不玩“一份多少钱了”,改为称重消费,按“两”算钱,甭管是肉菜还是素材,都是一个价。

好家伙,这么一改,消费者彻底不会计算了,好处也是大大的。第一:同样的价钱,我吃小碗菜可能只点2-3个菜,但是到这里同样的钱,爷要是愿意,每样都夹一口,能点十道菜,内心的愉悦感是不言而喻的,我不就是花了24夹六样菜嘛。

第二,这种设定一下就把受众边界扩充了。这家店的人均在30左右,但是你如果想省点,20也能吃饱。想吃的爽人,40-50消费起来也没问题。我看大众点评上不少吐槽的,说一不留神消俩人吃了一百多。

还有还有,大家都上过班吧,上班的时候你们对工作餐的基础需求是啥?是不是干净、卫生,然后就是快,越快越好,越省事也好。

诶,这他妈的自选快餐满足你所有的期望。你去面馆吃饭,那大碗面条还得烫一下才能熟呢,遇上人多还得排好,什么,你说就等个三五分钟?

靠,自选快餐根本就不需要你等好么。端盘夹菜,然后结账找个能放屁股的地吃就完了。

再说到“现炒”这个点上,也是他区别于lowlow的自选快餐所做的很重要的一点差异化。传统自选快餐是炒一大盆,中午这一波全靠它了。

而这个所谓的“现炒”,其实就是“合理预制”的概念,说简单一点就是高峰期之前提前炒菜,目的是为了保证高峰期的出餐速度。做快餐,如果你的产品不能预制,就意味着你高峰期的出餐效率慢,出餐效率慢又会导致你的峰值翻台率低,营业额提不上来。所以能预制的产品是适合做快餐的,尤其是外卖。

但是话说回来,又有一个名词叫:赏味期,指的是食物最佳的品尝时段。你预制一大坨,放在保温格里卖,时间一长品质固然就下降。

那这个所谓的现炒快餐如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的问题呢?其实也没啥难度,一般的标准化快餐都会有一个时段产品存量指引表,大概意思就是根据你的历史营业额来对当日进行预估,精确到小时为单位或者分钟为单位,每个时段什么产品卖多少份都是能比较稳定的计算出来的。

有了这个表,你就可以提前进行预制同时又尽可能把产品控制在“最佳赏味期”内。

image.png

这种现炒快餐其实就是把后厨搬到了前厅,一共七八个厨子,每个厨子负责几份菜,先炒比如20-30份的量,不多,大概就这么点,可能高峰期七八分钟就消耗完了(这个时间是我编的)。然后这时候他就继续现炒,啥少补啥。

image.png

所以他这么一个操作既解决了出餐速度的问题,又保证了品质,缺点是有点费厨子。一个店有八九个厨子中午哗哗给你现炒,很正常,但是人家没有服务员啊,同时选在这种密集型的写字楼,顾客又多,翻台率又快。

以上就是这个品类的特性,说他是办公室快餐之王,一点毛病都没有。但你要说他有技术壁垒吧,确实又没有,我探店的这个写字楼,就有四五家同类型门店存在,一点都不稀奇。

12点高峰期的时候,基本上家家都是在排队。但只有1家,从11点开始排队,一直排到下午1点,当之无愧的快餐王中王。

所以我就体验了一番,感受感受为啥王中王是他,而不是别家。

店名叫小女当家,深圳大概有十家店的样子,我去过两家,属实排队排的让人有点眼红。

image.png

我想先从用户体验和用户感知这两个角度聊一聊。站门口,首先能吸引你的有两点,门头横梁上放了几桶花生油和矿泉水,一个透明玻璃的展示柜,里面放的的是食材。然后就是一些标语,都是在暗示你我们用油好,食材新鲜,并且干净卫生。

image.png

然后进入排队环节,在你进入取餐台之前,还有经历几个环节。

第一进门处首先是个毛巾供应处,意思是先让你擦擦手。

第二有个大的消毒柜,里面放的是餐具,从里面拿出一个盘子准备装菜。有个细节可以说一下,这个盘子拿出来是温的,我平常出去吃快餐,也有从消毒柜里拿碗筷,但是拿出来是凉的,会给我一种感觉:这商家就是糊弄事,摆一个消毒柜装样子给你看看而已。

image.png

但是如果是温的,我心里会很踏实,认为确实商家比较注意干净和卫生,确实消毒了。

接下来就端着盘子进入夹菜区了,分为什么炒菜一区、二区、三区,你能看到厨子穿着酒店星级大厨的装备,看那盘菜少了,就不停地补新货上来。

image.png

注意这时候衣服一定是要白,一定要干净。不能是普通后厨穿了没俩月,就被油烟熏的脏不拉几那种。

你通过肉眼的感知,就能体现出两点:1、是现炒没错了。2、穿着体面干净的厨师=干净健康的食材,这样一个心理关联效应。

最后就是拿米饭,进入结账环节。

所有的自选快餐基本上就是这样一套打法,模式无壁垒,那剩下的就是拼细节被。谁的细节做的更好,谁的优势就更大。

另外还有一点很核心的,放到最后来说,餐饮永远是产品为王,谁说这种几十款产品线的自选快餐就不能打造爆款呢。

我翻了这家店大众点评的众多评论,其中出镜率最高的产品,就是红烧肉了。我那天确实也看他比较诱人,夹了一块。

卖相确实好,而且下图评论里那句点评非常中肯,确实是甩田老师好几条街。

image.png

好,各位同学,今天的分享课到这就结束了,如果你是个老餐饮人,以后又遇到这种写字楼的大店,且恰巧没有这样的品类,不妨参考参考,搞好了真的是能挣的钱的哦。


上一篇“总部的嘴是骗人的鬼”,一个加盟店主的血泪教训! 下一篇盒马侯毅:社区商业的未来

其他人也在看

中国特许加盟展声明:此信息版权归属中国特许加盟展,未经中国特许加盟展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修改、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中国特许加盟展的上述内容。